News

过去几个月,尤其是 2025 年一季度,国内大厂在 AI 大模型领域的声量明显低调了不少。最直观的感受就是,发布会明显少了许多。对比去年同期,大厂几乎是轮番上阵、接连发布新成果,而今年则低调了不少,声音变得谨慎,动作也更克制。
而大促季越是药量凶猛,消费者对日销的价格敏感度就越高,天猫美妆日销表现和全年大盘就越是跌跌不休,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天猫美妆依靠大促要资源的内在动机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,中国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,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更多中国智慧。本届ITB China推出的 “旅游科创荟” ...
5月7日刚刚宣布收购极氪,吉利集团的管理架构就火速迎来新的调整。5月15日,安聪慧将在吉利并购极氪完成后,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,吉利控股集团首位轮值总裁戴庆,将直接向安聪慧汇报。
首先,产品迭代滞后成为硬伤。在欧洲,消费者因等待焕新版Model Y而推迟购车,尽管特斯拉试图通过降价促销缓解观望情绪,但反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,加剧了市场冷清。
这些无形的压力背后,是低迷的数据。相关数据表明,特斯拉上周在中国的交强险注册量仅为3070辆。这个数字几乎落后于所有新势力品牌。其中,Model Y一周上险量为1290辆,评论中点赞颇高的一条是“突然发现乐道销量超过Model Y了,侮辱性极强”。
2024年9月,以旧换新国补落地,中国家电内销市场扭转了自2023年以来的低迷氛围。奥维云网(AVC)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家电全品类(不含3C)零售额9071亿,同比增长6.4%。
就像有人喜欢自驾游的乐趣,有人偏爱高铁的便捷,车企需要的不是“站队”,而是各显神通——蔚来把换电技术开放给同行,特斯拉拼命建超充站,理想汽车干脆搞了个“超充+加油”的双保险。至少在目前,面对3000万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焦虑,中国有足够空间容纳超充和换电 ...
晋江霸总,运动品牌版。 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“刺猬公社”(ID:ciweigongshe),作者:阿狸,编辑:陈梅希,创业邦经授权转载。 最近,整个户外市场最大的新闻是安踏收购了德国 ...
OK,总结一下,苹果和微信同属国民科技消费级产品,在拥抱AI的过程中由于两个核心原因导致了节奏平缓——第一是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掣肘,第二是“应用优先”的实用主义策略。
荣耀也在产品端“变阵”:今年4月以来,该品牌推出了多款性价比新品,试图拉升市场份额。不过一款定位电竞性能的旗舰机遭遇安兔兔“跑分造假”质疑,为其扭转销量蒙上阴影。
5月15日,有消息称,雷军在小米价值观大赛后面向所有小米员工发表了最新演讲。雷军在演讲中首次谈到近期小米SU7事故引发的舆论危机,以及对小米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。 重新审视汽车安全:四年前决定造车时小米就重视汽车质量与安全,小米 SU7 上市一年多在权威评测中成绩优异。此次事故让小米意识到公众对其期待远超想象,决定要在汽车安全领域成为同档最安全的车,做出超越行业水平的安全标准。